3月24日上午,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于静园二院108室开幕。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兼系主任高毅、党委副书记马春英、系副主任王元周以及历史学系教授阎步克、彭小瑜出席了开幕式。
高毅宣布史学论坛开幕并致开幕辞。高毅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但在文化建设上还有所欠缺。党和国家感到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文化建设的根基是人文学科,而历史学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八年来,由历史学系主办的北京大学史学论坛为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而广阔的交流平台,为国家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高毅向在座的青年学者们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秀的历史学家,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建设乃至人类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后,彭小瑜和阎步克分别代表世界历史专业及历史学专业作了主题报告。彭小瑜在报告中指出,历史学人需要具有关怀民生、心系社会的精神。社会关怀和道德方面的诉求可以给予学人学术上的热情和精神上的动力。而阎步克则认为,“思考写作,以文会友”是学者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他还指出,青年历史学人的使命就是在21世纪充分体会中国现实和未来走向给研究中国历史带来的启发,为中国史学注入新的活力。
会上,来自全国12所高校的20余位青年学者分别在“家国天下”、“璀璨星汉”、“明月清风”、“新华新民”、“异域风情”等五个会场内进行了学术报告,并与到场专家进行了学术研讨。
王元周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历史学的发展,需要广大青年学人在研究中发扬孜孜不倦、勤于探索精神。同时,保持长期而良好的学术交流也是学术进步的动力之一。希望通过经常性的活动形成历史学的学术共同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王元周老师的发言为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北京大学史学论坛是历史学系的重要品牌学术活动之一。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弘扬学术、凝聚学人、交流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观古鸣今论往昔,笔思纵横铸史魂”,相信在青年历史学人的不断努力下,历史学这个传统的学科定能焕发出新的光彩。
(责编:碧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