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史学论坛是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等机构主办,历史学系研究生会等组织承办的综合性学术论坛,旨在为国内外历史学及相关专业的青年学者提供探讨前沿问题、发表科研成果、交流观点创见的高水平学术平台。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自2003年创立至今,面向全球史学研究生群体已成功举办十九届。与会者遍及全球各大历史学研究重镇,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历史学及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开放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乃至北京大学的知名品牌学术活动。
北京大学第二十届史学论坛将于2024年4月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在以往承办论坛的经验总结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青年教师委员会的指导之下,承接第十九届论坛的经验,贴合学术前沿和动向,打通时段、国别的界限,继续以方法、史料、问题意识为导向设置主题,征集来稿。
本届论坛共确定六个主题,自即日起面向海内外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32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以及博硕士生、优秀本科生进行征稿。征稿截止后,论坛组委会将组织各方专家对来稿进行严格的多层筛选,并邀请入围论文作者参加本届论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知名学者也将应邀出席,进行专题讲座和点评与谈。作为本届史学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北大史学》集刊对参会论文拥有优先刊载权,并视专题论文数量及质量刊出专号。
举办时间:
2024年4月
举办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5号楼)
征稿方向
主题一:
跨域与流动:全球史视野下知识的生产与传播
主题二:
时代与浪潮:近现代社会变革与个体的适应之路
主题三:
启蒙与现代:知识、权力与殖民帝国的构建
主题四:
古典与文明:器物流变与概念演进
主题五:
纬线与经纱: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多维探析
主题六:
典范与势力:古代东亚的制度与权力结构
投稿须知
1、与主题高度切合的高质量论文,方有机会入选。每人至多投稿一篇文章,每篇文章至多投稿一个主题。
2、投稿方式:有意愿参加本届史学论坛者,请打开文末链接下载并按照要求填写参会回执(见附件1),并于2024年1月31日前提交回执。
最终投稿时,请将Word版论文以附件形式发送至组委会邮箱。
3、论文排版要求:标题采用黑体三号字,居中。标题与摘要之间注明作者,居中,采用楷体四号字。摘要、关键词及正文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正文每段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引文采用页下注释(脚注)格式,每页重新编号,以①、②、③等依次编排,采宋体小五号字;不需在文末提供参考文献。文中英文(含注释)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与正文及注释要求一致。若排版与命名格式不符合规定要求,将会影响最终的审稿结果。
4、论文字数(含脚注)控制在2.5万字以内,且论文未经正式发表。
5、投稿须尊重前人研究成果:引文格式参考《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第184—186页之规定(见附件2)。
6、提交材料命名要求:为方便统计信息,参会回执的邮件主题、文档名称格式为:主题X-姓名-院校或研究机构-论文题目(回执),如:主题五-程尚礼-北京大学-《<退想斋日记>所见时代巨变下一名乡绅的心灵史》(回执)。
最终投稿时,请将邮件主题与论文文档标题统一命名为“主题×-姓名-院校/研究机构-论文名”的格式,如:主题五-程尚礼-北京大学-《<退想斋日记>所见时代巨变下一名乡绅的心灵史》。
7、如受不可抗力影响,征稿事宜、论坛举办时间或举办方式发生变化,将另行通知。
8、获取本届论坛所需附件,请点击阅读原文。
9、其他未尽事宜,或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并洽询论坛组委会。联系邮箱:bdsxlt24@163.com。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